HISTORY OF TIME 時間的歷史(第十二期) |
添加日期:2021/12/24 訪問 649 次 |
1830年 工業(yè)時代對時鐘產(chǎn)生的國內需求無法單獨由英國鐘匠滿足,因此英國開始從海外引進了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技術。但由鐘表制造商公會實施的高標準使倫敦繼續(xù)成為精密時鐘的領導中心。
1850年 歐諾拉多?肯米迪(Onorato Comitti)從意大利北部科莫湖前往倫敦。這位熟練的儀器制造商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yè)國家尋求自己的未來。他在倫敦儀器和時鐘的制造中心克拉肯威爾(Clerkenwell)創(chuàng)立了他的工廠(見圖1)。
1851年 倫敦萬國工業(yè)博覽會激發(fā)了精致骨架時鐘和手提鐘的潮流,亦展示了時鐘制造的藝術。著名的工匠如杰姆斯?麥凱(James McCabe)、愛德華?登特(Edward Dent)以及查爾斯?弗羅德舍姆(Charles Frodsham)以帶自動裝置、月相、日歷和精心制作的報時打點裝置的精致復雜時鐘而強烈吸引了英國公眾的關注。
了解更多關于肯米迪梅菲爾大輪骨架鐘。
“梅菲爾”時鐘(見圖2)是以法國最初制造的時鐘為基礎,優(yōu)雅的設計被普遍昵稱為“大輪鐘”。在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這些骨架時鐘變得非常時尚,尤其是因為在1851年萬國博覽會上的突出表現(xiàn)。 極簡機芯是通過在齒輪系中使用更少但更高精密度的齒輪而獲得。手工制作帶均力圓錐動力輸出的機芯高度拋光,有鍍金或鍍銠顏色可供選擇。
|